Spiga

舒國治--[流浪集]



「在路上太久之後,很多的過往經驗變得極遠。」-- 舒國治 [遙遠的公路]

今天下午 在博客來 訂了舒國治的流浪集
第一次知道舒國治 並有幸讀到他的文章
是在聯合文學上得知的
他是第一屆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得主
舒國治所寫 [遙遠的公路] 當時有評審評為:
「在所有的作品中 鶴立雞群般的成熟。」
的確 當時看完[遙遠的公路]這散文後
心中有蠻大的觸動搖撼
舒的旅行文學 有人稱為硬派旅行文學
他的文字 洗鍊而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更沒有任何的矯情
完全就是個老練的旅行者
緩緩道出他在美國那遙遠又寂寞的公路旅行中 一路上心境的感受
很容易令讀者自然融入那孤獨冷調的氛圍中 心底也很自然的感動
沒有名勝古蹟 沒有著名景點
無須用力去擠出華麗的文字 來點綴整篇文章
而是一個古老的旅行者 或者說是浪遊者
在冷清寂寥的美國古老公路中 尋找屬於自己的感動
娓娓鋪陳出一段讓人心嚮往之的寂寞公路之旅
在他的文字中 竟令人對浪遊 有了嚮往

刊有[遙遠的公路]這篇散文的聯合文學
一有機會便會拿起翻讀 已被我翻至起了皺摺
那本雜誌至今 7, 8 年有了吧 如今已被我妥善保存在老家
只深怕隨者我在外地浪跡 一個不注意 迷糊的搞丟了
從沒一本雜誌如此被我保存 只為了 遙遠的公路

舒國治早期文章多見於報紙副刊
文章雖多 卻都沒集結出書
許多人即把副刊文章視為珍寶 剪下收藏
我想 跟我保存雜誌的意義是相同的吧
舒國治出書 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
我現在買 或許也有點晚了
但能奢侈的把舒的文章看足 也是一大滿足了

追求效率 不當埋頭苦幹族


第26期的30雜誌是講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不讓時間壓力形成一種新的文明病--匆忙病
在繁亂的待辦事項中 人往往只知埋頭苦幹
卻不知如何有效利用時間
於是便陷入了無止盡的時間競賽中
我在想 人對於該做的事 常常會有拖延的習慣
包括我在內 許多人都常犯這毛病
往往並非該做的事有多困難
而是已養成能拖就拖的習慣了

與葉大哥午餐

今天上完製程能力分析後與班上的在職生 葉大哥 一起午餐
葉大哥在矽品精密待了17年 目前是業務協理
工作經驗豐富 人生經驗也是精采
葉大哥整體給人的感覺很本土 談吐輕鬆中不失沉穩
是一個充滿內涵的人
我就對葉大哥說他看起來local 卻又很有內涵專業能力也強
葉大哥也說 台積電就有人說過喜歡跟他相處
主要就是與他相處輕鬆 但言談間卻也充滿了專業
與葉大哥聊天輕鬆自在 但話語中他也不忘提醒我對人生應有的規劃

最佳化理論與應用

今天的博士論文研討
管院邀請了北卡州立大學:

註解文字

的方教授來做演講
方教授畢業於台灣清華大學數學系
後來到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取得數學碩士學位
最後在Northwestern University取得工業工程博士學位

家教媽媽的麵包

今天傍晚家教完後
要步出他們家門時
學生母親遞了一個紙袋給我
他只是微笑著 沒有言語
我一看裡頭是西點麵包
看的出來是特地出門買的
當下很是感動
感動的莫名異常
在這細雨微微 似涼還暖的初秋裡

心中就是有莫名的情緒在翻攪
也許這是太矯情的感動
但不管如何 總是充滿著感激的

從新竹到台中家教
不可謂不辛苦
薪資雖然不錯 且這是自己的選擇
但精神上是很大的挑戰
在台中生活了7,8年
那裡有我太多數不清的回憶
生命中最精華的時間 都在那裡度過
台中在精神上來說已是我第二個家了

搬到新竹也有一段時間了
這幾個禮拜每次回熟悉的台中
卻總有過客的感覺
短暫停留 行將離開

今天是在約莫傍晚的時候 結束課程
要離開臺中時 天空微暗
是一家庭的成員 返家團聚的時候
聞到空氣中的氣味
總會聯想到家鄉此時的情景
家鄉此時的氣味 雖不能真實的嗅到
這味道卻真真實實的在身體裡面翻滾
而此時家教學生媽媽手中的麵包
象徵的不只是五臟廟的祭品
更多的是 他的關心
與 我的感謝

[影片] Bills Evans -- Waltz for Debby


今天睡醒後 拖著慵懶的身軀 爬離床鋪
氣溫微涼 在矇矓中 打開昨夜並無關機的電腦螢幕
下意識點了Bill Evans Trio的Waltz for Debby演奏影片來觀看聆聽
當ㄧ開始 
還昏暗的房間中 琴聲搭著孤獨帶有古老感覺的貝斯音樂緩緩流出時 
房間周遭氛圍似有一股溫潤的暖流流過 ㄧ種來自古老的溫暖 

規劃

今天上完製程能力分析後 跟榮弘一起去找彭文理老師談了ㄧ下指導的問題
有跟老師表達想做兩個領域的想法(排隊理論plus製程能力)
老師也覺得ok
不過他希望我先跟碩班指導老師王老師做我熟悉的排隊理論這塊
先跟王老師做1到2篇排隊方面的paper
投出期刊 達到畢業標準後(老師的說法是先保本)
再做製程能力分析方面的paper 老師說到時會找人ㄧ起合作

這樣 我的未來走向 大概也有個底了 目前就是盡量修課
論文部份 等王老師29號來交大時再跟他討論看看
以後可能也是會沿用"清章模式"了(這個名詞是今天第一次到實驗室時 跟學姐聊天時學姐口中說出的 形容的還頗貼切)

博班前兩年 可以預料 將會無比忙碌

目前除了工工所主修外已規劃修習:

網路工程研究所輔所 (本學期修課: 通訊系統專題:最佳化理論與應用)
晶片商管學分學程 (本學期修課: 系統晶片(SOC)行銷管理 晶片應用系統簡介)
積體電路設計第二專長學分學程

在博班階段中 自己規劃的課程很多 許多課的loading很重 要做的project也不少
目的是希望將來在研究上 能有多種面向 多種領域的發展

現在也只是開始而已 結果會如何 不知道

路途或許艱辛 但走下去 相信總會看到成果的

夢境 巧合

昨晚做了ㄧ個夢,
內容大概是我跟之前台中的家教學生一家人在聊天,
夢醒之後沒多久,手機響起,看了來電顯示,
竟然是那位家教學生的父親打來的,
主要是問我哪些參考書比較好,他要買給學生復習用的,
他今年考的分數,大概能上中興這邊,
他本身目標是獸醫系,但獸醫系可能沒辦法上,
而因為他本身是早讀生,所以他父親決定讓他重考ㄧ年,
這學生頭腦非常好,只是不太用功,
聽他父親說,他數學是只有我在幫他上課時才有在唸,
其餘時間幾乎是不碰的,哇哩勒…..
我ㄧ週最多也才幫他上3天,數學這樣不夠阿,
數學今年考了個頂標分數,若能更用功點,
一定大有可為,祝福他囉..

講了這麼多,都不是重點,我主要想講的是真的好巧阿,
才夢到學生全家,夢醒就接到學生父親的電話;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某ㄧ個夢境中,
你去了ㄧ個地方,而在夢醒之後過了很久的某ㄧ天,
當你親身到某ㄧ個地方去時,你會發現這個地方好熟悉,
好像在很久很久前的某ㄧ天曾經來過ㄧ樣,仔細回想
記憶就突然繃出來ㄧ樣,你會在心中大喊,"啊! 就是那個夢!"
那個很久以前曾經到過的夢境,想想這真是件奇妙的事情,
這是否代表人的夢境某些程度來說,可以預知某些事情呢?
感覺好神秘,誰能給我個答案呢?

一點小意見

今天回中興除了辦離校手續外,主要是跟學弟約好要跟他做一些考博士班的心得分享,
不料下午系上有一場演講,是學弟老闆請來的外國學者,
講題跟他的研究方向有關,因此一定要去聽,所以就沒太多時間跟他聊,
只是把考古題拿給他並且大概提了ㄧ下準備方向,
詳細就要等待下次的再見面了;
學弟對實驗設計方面的主題極有興趣,
可惜系上感覺除了何兆銓老師外,沒有其他老師是專攻這方面的,
且何老師已不收學生了,因此學弟也就沒辦法做這發面的研究了;
事實上,中興應數所統計組的師資不差,但感覺領域少了些,
目前大概有財金、生態、排隊理論、以及語音辨識方面的師資,
但缺乏工業統計及生物統計方面的老師,或許將來可從這方面補強,
可以讓統計組更完整,方向各多元,學生選擇也較多,
方向多元,課程多元,對於學生將來要就業或深造也有很大的幫助,
況且所上申請改制「統計所」也已通過,實有必要充實不同領域的師資。

研究方向

今天回中興,在實驗室看到學弟拿了又慈的碩論影本,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要做這方面的論文,
又慈是用貝氏的觀點做排隊的研究,而學弟可能會考慮使用Bootstrap的方法,
來作為他的研究方向。

又慈的題目在2月份才剛改過,仍能如期做完,
實力頗強。
聽又慈說,他的論文,柯昭川老師也有一起指導,
也難怪我才正納悶許老師應該是走貝氏分析、財金以及成長曲線方面的研究,
怎麼又慈會做到排隊理論、可靠度這邊來呢,
事實上我認為這其實是蠻好的ㄧ件事,
有點類似跨領域的作法,
許英麟老師是用貝氏的觀點,來做排隊的方面的研究,
就我所知,柯昭川老師近來的研究,
也都是把統計方法用在排隊理論上,
而不侷限於一些大量理論的推導,
柯昭川老師是王國雄老師的博士班學生,也算是我的師兄,
他們倆數學的理論推導以及整理功力都極強,
不過王老師比較偏向理論派,
柯老師近來則有比較多面向的研究,
他把統計方法應用在排隊理論,
也有做模糊理論方面的研究,
今年的「模糊數學與機率研討會」,政大陸行教授在講Fuzzy Queue方面的主題時,
就有提到柯老師。
柯老師還一值很不好意思,

事實上,我也正在為了我的博士研究方向而思索,
自己ㄧ直想做的是把排隊理論應用出去,
而不是只限於一些純數學上的推導,
最想做的是把排隊理論應用在電腦科學上,
尤其是網路這方面,排隊理論應該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今年也會申請網路工程所輔所來修習,
希望到時會有一些成果出來。

目前比較可行的方向,是把一些統計方法應用到排隊理論上,
模糊理論用在排隊似乎也是不錯的主題,
到時還有「製程能力分析」這些與排隊理論不相關的
研究方向可走,反正就是利用這段時間多看多學習,
人的可朔性是很強的,處處都充滿可能性,
只要踏實努力的走下去總會有結果的。

交大研一舍1425 窗外的天空 微微有雨 --寫於碧利斯颱風來襲

碧利斯颱風來襲,今年的第四號颱風。
新竹的天氣陣陣強風,伴隨著間歇性的陣雨,
第一次在風城碰見這麼強的風勢,說第一次似乎也有些誇大
畢竟來新竹也沒多久。

交大博士班研一舍宿舍兩人一間,空間還蠻大,可以塞下我那不知幾百本厚重的書
我的東西向來都很多,總喜歡蒐集一些有的沒的在別人看來是雜物的東西,
日積月累下房間都快被我塞爆,感覺也很雜亂,搬家更是我最大的夢靨,每次總要花上好幾天,才能把東西搬完。
現在的宿舍我倒是很滿意,空間寬敞,對面就是餐廳以及7-11,生活便利。

而房間視野也很好,本來想買盆植物回來種植,但看見窗外就有一片綠色樹海可供觀賞,因而暫時作罷。
我的房間最大缺點就是位處樓頂,艷陽曝照下若沒有開冷氣,就形同在烤箱裡滴油的食物。
我在交大宿舍的座位旁邊是一面大窗,宿舍裡朝窗外望去是一片4、5層樓高的樹海,
隨著風勢時而輕柔搖擺,時而劇烈晃動,一個人在偌大的宿舍裡,
聽Miles Davis 的 Kind of blue 專輯,配著已冷掉的三合一咖啡,
也是種享受,整個調調就是冷冷的,淡淡的,我喜歡的那種低調氛圍。
窗外微微斜雨從晴朗帶有藍灰色基調的天空中灑落,斜雨劃過,伴著隨風搖曳的樹海也是一片風景。

詩人 楊牧 有一首詩叫做 <微微有雨>
第一個段落是這樣寫的:


[微微有雨我將牢記

有雨微微飄落晚夏的蘋果樹

等待收穫的耐心即刻成熟

而一時疏忽聽任他蒂落在地

有雨微微飄落在放逐的心裏]


對於在外地打拼或工作或求學的異鄉客
對於這首詩應該會有那麼一點悸動
人在外面漂盪久了對於家鄉總會有那麼一點鄉愁
也常因為異鄉的一幕情景,而牽動心底深處那條與家鄉緊緊牽繫著的感情線

父親曾說過以前他在遠地當兵時,每當過年時聞到鞭炮味,總會想到家鄉的情景,
會想唸家中過年的情景,尤其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這種鄉愁的感覺更是深刻。
現在雖然交通發達,城鄉間距離似乎變小了,但我相鄉愁是永遠寄生在每個出外遊子心理面的,
每當黃昏或下雨時,我都會想到我曾在家裡經歷過的同樣的情景,這是一種很自然的反射。
現在時刻3點03分,風雨加劇,碧利斯小姐開始發威了,在這時風時雨時晴的天氣裡,房間裡靜靜默默,該是埋首工作的時後了,
修改論文,寫程式,思考論文題目,人總是要一直往前走的。

[MV] 寶貝--張懸

知道張懸的這首歌--寶貝,是有一個小故事的
我原來並不知道張懸是誰,直到前一陣子才從陳綺貞在ptt的版得知這位歌手
只見網友們很推崇他,但我也沒有真的去找他的歌來聽
而也是前一陣子,女友從我的手機音樂中聽到了這首歌
一直跟我說很好聽,我叫他大概哼給我聽一下
他回憶了一下,模糊的哼出了一段旋律,..寶貝...寶貝..
他問我那是誰的歌,我說我也不知道,之後有從他手機裡撥我電話聽到這首歌
覺得蠻好聽,但卻一直想不起來有誰唱過這首歌,之後也沒有太去注意這首歌
直到最近7月初我們在花東旅行時,在某一天的中午
我們在台東<脫線牧場>旁的全家買飲料時,從廣播聽到了這首歌
女友馬上跟我說就是這首,我們特地把歌聽完後,聽到DJ說那是張懸的歌
我頓時興奮了起來,以前只聞其名,卻不知道這就是他的歌..
回新竹後,我找了這首歌來聽,透過耳機清晰的聽到他的歌聲
頓時感動不已,他溫暖隨興的歌聲,脫俗不做作的風格
讓我馬上喜歡上他,覺得它還蠻有Norah Jones的味道
之後從一些報導裡也更暸解他了,原來她還是前海基會秘書長焦仁和的女兒
但看他也堅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這也蠻令人佩服的..
有人說寶貝這首歌很適合送給喜歡的人聽,
我想,無庸置疑的,這首歌我就送給當初最先讓我聽到這首歌的人了 :)
寫了這麼多...手痠了..頭也有點暈了
聽歌吧...


<以下是歌詞>

我的寶貝 寶貝
給你一點甜甜
讓你今夜都好眠

我的小鬼 小鬼
逗逗你的眉眼
讓你喜歡這世界

哇啦啦啦啦啦我的寶貝
倦的時候有個人陪
哎呀呀呀呀呀我的寶貝
要你知道你最美

我的寶貝 寶貝
給你一點甜甜
讓你今夜很好眠

我的小鬼 小鬼
捏捏你的小臉
讓你喜歡整個明天

哇啦啦啦啦啦我的寶貝
倦的時候有個人陪
哎呀呀呀呀呀我的寶貝
要你知道你最美

哇啦啦啦啦啦我的寶貝
孤單時有人把你想念
哎呀呀呀呀呀我的寶貝
要你知道你最美

哇啦啦啦啦啦我的寶貝
倦的時候有個人陪
哎呀呀呀呀呀我的寶貝
要你知道你最美

要你知道你最美


論文latex檔完成

終於用LATEX排好論文初稿了,從昨天下午4,5點開始就進研究室,到現在已經隔天凌晨6點40幾了;
論文是很早就寫好了,只是論文初稿這幾天才開始動,也是這幾天才算有認真在學LATEX,
不過一切都還蠻順利的一些問題嘗試了幾次就解決了,這兩天的通宵算沒有白費,
看到質感還不錯的論文產生在眼前時,真有說不出的感動和成就感,即使肝也快暴了.
従二上開始跟老闆寫論文以來,期間真是感觸良多;
一開始因為擔任研究所工作的工頭,工作繁重加上又有一些事情發生讓進度有點牛步.
也常被老闆開幹,不過後來慢慢調整後,進度就突飛猛進了,短時間內就完成論文.
現在初稿也出來了,也真的要感謝老闆,從他那裡真的學到很多,
除了治學態度外也讓我學到了什麼叫效率.

做事一但有效率,短時間內很多事情都可以完成,可支配的時間也就更多.
當我課業工作兩頭忙時,就是效率救了我讓我比較可以兼顧,
想想我老闆會成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希望自己也能以他為標竿,努力在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今天就要交初稿給老闆了,希望一切順利.
大約半小時前下了一場不算小的雨,本來想去跑步的,想想還是提早回家休息好了,不要拿命開玩笑,
現在雨停了,天也亮了,休息一下,整理一下思緒, 再出發 ,快樂的迎接一天的到來吧^^

GO GO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