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的 Intel的「第二波行動」讓其在90年代呈現了爆發性的成長
使得Intel主宰了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市場
也證明其在當時的關鍵性策略舉動(退出記憶體業務進入微處理器市場)之成功
而在現今競爭愈形激烈的市場 Intel面對多了諸多挑戰
例如AMD的來勢洶洶 AMD的市佔率不斷提高 AMD在2003年推出Opteron處理器後
由於性能優於Intel的Xeon處理器 因此其市場競爭力也壓過Intel
並且HP、Sun與IBM也都推出Opteron雙核心版的伺服器
另外 Dell電腦也一改過去一慣採用Intel處理器的策略
於伺服器版本引入AMD處理器 這對於以處理器為其核心市場的Intel來說
都是不小的打擊與警訊。
Intel現階段應該要做的或許已不再是追求處理器運算速度的高時脈
事實也證明追求高時脈的技術有其瓶頸存在
而消費者市場是否真正需要如此高的運算時脈 也有疑問存在
未來Intel若要鞏固其“Intel Inside”的地位
整合通訊與運算能力去建構一個數位平台 或許是下一階段必經的道路
而Intel本身未來也決定專注於數位家庭、數位辦公室(企業)、行動網路用戶端伺服器、電信基楚設施等領域 而這也將是未來電腦消費市場的主流
另外 微軟下一世代的作業系統Vista也將在明年(2007年)推出
勢必會對整個市場造成龐大的效應
而Intel在此平台上應該要有一些關鍵的通訊技術
才能確保其地位
另外 Intel在製造方面的巨額投資 對照其營收的下滑著實是一項不小的風險
Intel相信整合設計製造(Integtated Design Manufacturers,IDMs)具有許多的優點
而自有的晶圓廠 也是其一項新武器
不過 投資晶圓廠的成本高昂 在面對營運成本的壓力下
或許可考慮將晶圓製造外包給一流的晶圓代工廠(例如台積電)製造
本身則專注於晶片的設計開發 發展下一世代關鍵的通訊與運算技術 以尋找新的成長機會
總之 雖然Intel的「第二波行動」是成功的 但面對現今核心市場與新市場的競爭壓力
找到新的關鍵性策略 看清楚策略的遠景 掌握市場脈動 開發出真正符合市場需要的通訊與運算整合平台 追求藍海的競爭 發掘出繼「第二波行動」後
再次成功的「第三波行動」 或許是對其企業能能否永續成長最重要的關鍵
0 意見:
張貼留言